2016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评选工作已经结束,共评选出41项成果,其中:特等奖空缺、一等奖9项、二等奖32项,现予以公示。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于2014年设立,奖励在研究生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开拓创新、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成效的集体和个人。根据评选办法,经过形式审查、网络评议、复评答辩、审核批准等程序确定最终入选成果。
自公布之日起15日内(公示期为9月27日至10月11日),任何个人(单位)如对公示的教育成果权属、申报材料真实性等持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实名(单位名义举报须加盖公章)向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秘书处提出。异议材料请写清异议内容,并提供支持异议的具体证据,以及异议者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二校门东侧学会秘书处,100084
联系电话:010-62782320
传 真:010-62792263
电子邮件:csadge@tsinghua.edu.cn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2016年9月27日
附:2016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公示名单
一等奖:9项(按第一完成单位代码排序)
序号 |
成果名称 |
完成单位 |
成果完成人 |
成果分类 |
推荐方式 |
---|---|---|---|---|---|
1 |
培养顶天立地的复合型工科创新人才的探索 |
清华大学, |
尤政,李滨,张高飞,邢飞,赵嘉昊,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2 |
研究生培养中导师的责任、爱心和创新 |
中国农业大学, |
吴常信,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3 |
全日制教育硕士“全程贯通一体化”教育实践模式 |
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辽宁省鞍山市教育局, |
魏民,李广平,秦春生,郑长龙,袁孝亭,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4 |
导师学院加强培训供给侧改革的实践探索 |
苏州大学, |
熊思东,蒋星红,郎建平,钱振明,金薇吟,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5 |
基于网络化教学的硕士生思政课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
南京师范大学, |
王跃,魏少华,王刚,朱小玲,张志丹,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6 |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研究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张淑林,李金龙,裴旭,陈伟, |
教育研究类 |
单位推荐 |
7 |
建筑学研究生“三位一体”联动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教育实践 |
华南理工大学, |
何镜堂,孟庆林,王国光,吴桂宁,唐孝祥,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8 |
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造就航空领军人才 |
西北工业大学, |
叶正寅,孙秦,傅金华,徐绯,李斌,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9 |
学位论文送审平台对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
王立生,林梦泉,娄枝,饶兵,德吉夫,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二等奖:32项(按第一完成单位代码排序)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完成单位 |
成果完成人 |
成果分类 |
推荐方式 |
1 |
“信息艺术设计” 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探索 |
清华大学, |
鲁晓波,史元春,崔保国,徐迎庆,付志勇,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2 |
圆梦高铁,服务铁路重大工程需求,构建工程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北京交通大学, |
余祖俊,钟章队,李国岫,姚冬苹,熊磊,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3 |
面向国家需求与原始创新,探索厚基础重实践的材料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蒋成保,邓元,徐惠彬,段辉平,汪赫男,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4 |
心理学创新型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构建 |
北京师范大学, |
刘嘉,林丹华,张西超,王耘,韩在柱,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5 |
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政策研究报告 |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 |
周海涛,景安磊,方芳,史少杰,孙琪, |
教育研究类 |
理事推荐 |
6 |
电影新人成才计划-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长片毕业作业 |
北京电影学院, |
谢飞,俞剑红,黄英侠,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7 |
“蓄内融外,协同互激”,动力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的实践 |
天津大学, |
王天友,李敏霞,舒歌群,王树新,姜楠,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8 |
建立博士点点长负责制 完善博士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
大连理工大学, |
胡祥培,李丽,王前,齐民,高成锴,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9 |
高校自主选拔生源的公平公正和科学性研究与实践—以哈工大结构化面试为例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甄良,赵学增,周善宝,王玉银,梁大鹏,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10 |
全球化背景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以妇幼健康学科为例 |
复旦大学, |
钱序,汪玲,陈文,史慧静,谭晖,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11 |
基于多元优质资源协同,构建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体系 |
同济大学, |
雷星晖,黄雨,王芳,袁媛,蔡永洁,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12 |
标准建设,深改推动,质量监督—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效 |
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化工大学, |
辛忠,徐心茹,单国荣,陈晓春,吴艳阳,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13 |
经济学学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十年改革与实践 |
上海财经大学, |
田国强,常进雄,夏纪军,杜宁华,陈旭东,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14 |
中外联合“六位一体”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东南大学, |
沈炯,袁榴娣,曹玖新,薛澄岐,陆建,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15 |
国际化背景下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模式的创新实践 |
江苏大学, |
陈欣,陈红,万由令,钟家宝,张彬,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16 |
农林学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 |
南京农业大学, |
徐翔,张阿英,陈杰,郭晓鹏,康若祎,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17 |
药学硕士实践基地建设 |
中国药科大学, |
邵蓉,余伯阳,张永泽,顾洁,杨涓,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18 |
基于 “ARE” 模式的博士生国际化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浙江大学, |
王家平,叶恭银,沈杰,刘多,葛盈辉,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19 |
创新驱动,协同指导,材料学科博士研究生拔尖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浙江大学, |
韩高荣,陈立新,张泽,陈洁,杨倩,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20 |
6C“容·和”涉非汉语推广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
浙江师范大学, |
徐丽华,孙春颖,李贵仓,刘星喜,暴明莹,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21 |
遵循人才培养规律,严格培养过程管理—厦门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 |
厦门大学, |
陶涛,陈工,范丽娟,薛成龙,徐岚,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22 |
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机制的构建 |
福州大学, |
林述温,刘能现,常凯,张洪清,黄文峰,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23 |
生命科学研究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 |
武汉大学, |
舒红兵,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24 |
服务创新需求,开拓国际视野---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
华中科技大学, |
刘劲松,徐明生,任学梅,冯征,吴丰顺,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25 |
立德树人,系统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育人环境 |
华南理工大学, |
邱学青,施亚玲,王科,黄国清,张勤远,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26 |
轨道交通行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西南交通大学, |
冯晓云,赵人达,周丹,王锋,华宝玉,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27 |
以社会需求与职业发展为导向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实践 |
西南政法大学, |
付子堂,孙长永,李燕,胡雅彬,侍慧宇,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28 |
瞄准三个面向科技战略,实施拔尖人才分类培养 ——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
西安交通大学, |
陈花玲,赵万华,李兵,卢秉恒,孙利平,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29 |
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和实践培养体系,探索电气工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
西安交通大学, |
荣命哲,别朝红,杨旭,李盛涛,方丽, |
教育实践类 |
理事推荐 |
30 |
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三性五化”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扬州大学, |
焦新安,刘秀梵,刘宗平,彭大新,秦爱建,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31 |
基于“三维-双平台”的油气地质领域高层次人才工程能力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曾溅辉,王贵文,柳广弟,刘洋,岳大力,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32 |
实践引领、机制创新、文化铸魂—构建无人系统领域"新四有"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戴斌,史美萍,谢海斌,吴涛,牛轶峰, |
教育实践类 |
单位推荐 |
(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官网 责编:Gao Zhengyan)
链接 http://www.csadge.edu.cn/info/tzgg/2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