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31 浏览量()
(一)研究生教育数量与质量
一个国家的研究生规模与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口等宏观因素有关,研究生数量的变化受这些因素的变动影响。研究生教育的数量与质量关系始终是研究生教育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1、美国重数量、轻质量的学术研究现象遭到抨击
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11年5月22日的报道指出,对于大学教授和学术研究,学术圈内外都有此起彼伏的质疑声,而最猛烈、最具有代表性的抨击来自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英语语言学教授马克·鲍尔莱因(Mark Bauerlein)。他的抨击沿袭着惯常的逻辑:发表的需求使大学走向了公司化模式,教授们成了“不发表,丢饭碗”的企业家。“这导致了研究项目和发表论文的井喷,教师们不可能读完专业内每年发表的所有论文。”而他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关键点在于学术价值观或者叫做学术质量观。“更多并不意味着更好。有时,质量将让渡于数量。”
2、瑞典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系重标准、轻评估遭遇尴尬
英国《大学世界新闻网》2012年5月6日发文指出,瑞典的国家高等教育署(Swedish National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HSV)对该国25所高校的189个学生培养项目进行了评估。2013年4月25日,该机构公布了此次评估的结果,结果显示,参与评估的本科和硕士学位项目中,有五分之一都被鉴定为“不合格”。不过,更让瑞典政府尴尬的是,对于瑞典国家高等教育署所执行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欧盟的有关专家却表示也“不合格”。
瑞典是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ENQA)的成员之一。该协会的专家小组认为,瑞典的质量保障体系与欧洲高等教育区执行的欧洲质量标准与指导原则(European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 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 ESG)并不一致。例如,欧洲标准强调内、外部质量保障相结合,强调质量评估的基本目的应当在于帮助高等教育机构提升自身的教育质量,而瑞典的质量标准并不考虑高校内部的质量保障安排,评估的目的也颇为单一——对培养项目进行排名。
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协会的专家还表示,欧洲标准不仅强调质量标准本身,也强调标准本身的质量,而瑞典的质量体系则只重标准,对评估活动质量却无法保障。例如,瑞典的质量评估机构并不独立于政府,评估缺乏严格的程序与方法。斯德哥尔摩大学(Stockholm University)的校长表示,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协会的此番评价,让瑞典感到尴尬。不少教育界人士呼吁政府“明确要求高等教育署改革”。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问题
目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都主动适应当今社会对专门应用型人才的大批量、多规格、高层次的需求,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调整,特别是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1.日本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持续缩小
美国和英国是世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专业研究生目前已经成为英美研究生教育的主体。而近年来,随着学龄人口持续减少、高等教育机会日趋多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去向也已逐渐成为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热点问题之一。日本2011颁布的《第二次研究生教育发展纲要》中专门就提高博士课程教育质量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例如,确立硕博连读教育课程体系(多人导师制、打破研究室、专业方向壁垒)、引入博士论文写作能力审查制度(免除硕士论文)、推动产学合作促进博士毕业生就业的多样化、建设世界研究生教育据点等等。其中博士论文写作能力审查制度由于涉及到硕士论文的免除,因此需要对与此相关的研究生院办学标准、硕士学位授予资格、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等法规进行相应修订。
2012年1月31日文部科学大臣平野博文根据《学校教育法》第94条规定,正式向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了题为“研究生院办学标准等修订”的咨询要求(23文科高第981号)。经过讨论同年3月14日文部科学省发布省令第六号,正式对上述法规修订(详见表1)。
根据上述法规的修订,“博士论文研究基础能力审查”可用于代替硕士论文的写作及答辩,通过该项能力审查者也同时获得了博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如是,日本的博士课程一贯制教育模式得以通过法律途径确定,并将逐渐成为所有研究生院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
同时,日本的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持续缩小。作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专业学位是日本政府为了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尤其是吸引和鼓励更多在职人员接受研究生教育于2003年开始计划实施的新兴项目。2012年日本研究生规模保持缓慢增长,但专业硕士学生人数有所减少。尤其是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无论在报考人数还是招生规模以及录取人数上,均比上年有所减少,并呈现持续下滑趋势(表2)。历年统计结果还表明,法律专业硕士入学数占专业学位总人数比例,也从2005年度的超过90%下滑至近年的不足50%。
法律专业学位之所以人气下滑,其原因主要有司法考试合格人数未能达到政府目标、律师就业不尽人意(报名人数整体减少)等,同时司法考试合格率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各校的报考人数,从结果上造成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院的两极分化现象日趋明显。2012年7月19日中央教育审议会大学分会法科研究生院特别委员会提出了“法科研究生院教育的充实和改善方案”,希望通过确保入学者素质、提高毕业生质量、促进教育体制改革、构建质量为上的评价体系等方式,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2、就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动机调查
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 CGS)于2011年8月23日撰文以阐明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发展现状。专业科学硕士(Professional Science Master, PSM)宗旨在于训练学生的科学或数学素养的同时发展其就业能力。除了攻读科学或数学专业,学生将学习管理、政策、法律及相关领域的课程。该学位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领导力和沟通能力;此外,大部分PSM项目要求学生和雇主共同合作完成毕业设计,通常学生将在商业机构或公共部门实习。截止2011年8月,已经有111所高等教育机构建立了共238个PSM项目,约5,000名学生已被授予PSM学位。
2010年12月,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 CGS)在Alfred P. Sloan基金会的资助下开始搜集PSM 毕业生的就业数据,以确认PSM学位教育的就业情况和满意度。《2011年PSM学生成就调查报告》即是以该数据为基础的分析报告,主要包括“入学动机”、“学习体验”、“就业情况”、“工资”和“学位价值和效益”五个部分。
被频繁提及的入学动机包括: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68.6%);学习感兴趣的东西(59.2%)和增加升职、发展和加薪机会(55.2%)。求学过程中获得的主要技能包括:技术或科学技能(86.1%)、研究和发展技能(69.1%)、项目管理技能(60.5%)和职业道德(54.7%)。调查显示,学生在PSM教育的五个维度上都有很高的满意度,这五个维度分别是:科学训练或数学训练的质量(满意度82.4%),教育特色和声誉(满意度81.6%)、科学以外的专业训练质量(满意度79.3%)、实习和实地经验(满意度77.7%)、毕业后的就业期待(满意度74.1%)、人际关系机会(满意度70.8%)。
(三)美英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都有增有减
美国《高等教育内视》2012年1月18日一篇文章中指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决策部门发布“科学与工程指标报告”(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SEI)。报告显示,国家对公立研究型大学的生均教育经费投入在2002到2010年期间降低了20%,教育经费投入一度在2008年增长到最大值,后因经济危机的影响急剧缩减。其中,科罗拉多州的研究型大学生均教育经费缩减最为严重,从2002年的6,617美元下降到2010年的3,148美元。然而也有一些州的教育经费投入有所增长,例如纽约的研究型大学几乎增长了72%,怀俄明州和阿拉斯加州的研究型大学也增长了超过10%。
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CGS)2013年初发表声明,肯定了政府2013年财政预算计划对于教育、研究及创新方面的投资。声明强调,该财政计划凸显了美政府对于依托人力资源开发来增强国家竞争力这一理念的积极投入。总体而言,该计划维持或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及教育部研究生教育重点项目的投资力度。
鉴于目前的财务状况,CGS尤为关注并赞赏政府对以下计划的资助:NSF的“研究生助研奖学金”(Graduate Research Fellowship)以及新近开设的“核心研发启航”项目(Core R&D Launch Initiative);教育部的“国家需要领域研究生资助项目”(Graduate Assistance in Areas of National Need)、“罗纳得学士后教育成就计划”(Ronald E. McNair Post baccalaureate Achievement Program)、“传统黑人研究生院增进计划”(Strengthening Historically Black Graduate Institutions Program)、“传统黑人高等院校以及黑人主导学校的硕士学位项目”(Master’s Degree Programs at HBCUs and Predominantly Black Institutions)、“拉丁美裔学士后教育机会扩大计划”(Promoting Post baccalaureate Opportunities for Hispanic Americans program)。
然而,政府对某些项目的资助力度减弱,也引起了CGS的担心。比如“研究生教育与研究一体化”计划(Graduat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Traineeship Program),该项目的资助相较2012年将减少13%,而这一计划在实现研究生教育创新、促进学生学业成就方面已取得了卓越成果。与之类似,政府将削减44%的“联邦网络服务奖学金”(Federal Cyber Service: Scholarship for Service),必然会影响这一关键领域的研究生招收。
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2012年2月1日也对英格兰的教育经费问题进行了述评,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 HEFCE)在2012-2013年度为大学拨款共53.1亿英镑,其中32.1亿英镑用于教学,15.6亿英镑用于研究。届时,大学将收到额外的4,000万英镑用于资助研究生教育;但是,由于2011年秋季大学招收的本科生人数过多,政府将减少近3,000万英镑的教学经费,以应对“过度招生”所带来的问题。随着高学费政策的实施,HEFCE的回应与人们所预期的教学经费减少基本一致。但HEFCE也透露,由于政府部门自身预算的压力,下年度的教学经费将继续减少1%。尽管如此,研究生的教学经费将增加。除了某些学费最低的艺术和人文学科专业,HEFCE 将为2013年开课的研究生增加每人1,100英镑的经费。这一举措得到了校长们的欢迎,他们认为长久被忽视的研究生教育问题重新受到了重视。
(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取向
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2011年8月16日一文报道,美国研究生院2011年秋季留学生招收人数增长迅猛,较去年同期上升11%,创5年来涨幅新高(如图一)。
此报告是基于对美国494所大学的调研。报告显示,此次大规模增长很大程度要归功于中国留学生的持续上涨。中国留美研究生录取数2011年增长23%,2010年增长15%,2009年增长17%,截至2011年,已经实现了连续六年的两位百分数增长。中国、韩国、印度三国留学生留学生占美国研究生的15%。此次调研报告作者——美国研究生院研究及政策分析主管内森·伊·贝尔(Nathan E. Bell)指出:“目前,中国研究生教育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但中国会建立更多、更好的大学,学生就会自然地选择在国内完成研究生学习。”针对研究生海外招生,美国高校采取了一系列策略。例如,俄亥俄州立大学正努力通过其与海外院校的研究合作关系,来招收更多留学生。类似俄亥俄州立大学的院校,研究生留学生录取数都增长极快。在留美研究生人数最多的前10所研究生院中,留学生招生数增幅高达13%;在前100的研究生院校中,增长率为12%;而在其他院校,平均增长率也达到了10%。从专业来看,商学的招生增长率最高(16%),其次是物理与地球科学专业(招生增长率为15%)。
英国《大学世界新闻网》2013年2月28日对法国等国国际学生相关政策进行了报道,指出同欧盟的其他国家比较起来,法国针对国际学生的收费较为低廉。公立大学对本国学生、欧盟地区、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学生以及来自非欧盟地区和非欧洲教育区学生的收费基本一致。为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就读法国高校,法国政府和外交与欧盟事务办公室每年都会制定预算,提供一定数量的奖学金给国际学生。在学生签证方面,一般来说,国外学生只要在获得录取通知并提供财力证明的情况下,便可获得签证——无论欧盟还是非欧盟教育区的学生都是如此。此外,一旦在法国高校就读的学生获得了学生居留证,他们还可以在法国工作。法国政府规定,国际学生每年的总工作时间最高可为964小时。在完成硕士学位后,非欧盟和欧盟教育区之外的学生还可申请为期6个月的工作签证。
摘自《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3》
责编:Duj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