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共建!推进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项目尽快落地

发布日期: 2019-07-16

 

2019年7月10日上午,三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何世刚一行到中国海洋大学调研,校长于志刚、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副校长闫菊出席座谈会。  

  于志刚代表学校对何世刚一行到校调研表示欢迎,并重点介绍了学校西海岸校区规划建设、“东方红3”船试航和近年来人才队伍建设进展等情况。他指出,中国海大三亚海洋研究院的建设得到了海南省和三亚市各方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加快推进落地运行。  

  何世刚对学校长期以来对三亚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此次调研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加快落实省市校合作协议,推进崖州湾科技城中国海大三亚海洋研究院项目的尽快落地。  

  座谈会前,何世刚一行参观了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环境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海洋高等研究院。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就中国海大三亚海洋研究院相关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市科技工业信息化局、海南省科技厅深海科技办公室,招商三亚深海科技城开发公司,学校发展规划处、三亚研究生院、海洋生命学院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此前,中国海大与海南方面的合作早在2015年便已展开。

据南海网报道,2015年4月28日下午,海南省政府与中国海洋大学在海口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教育、科技、生态环保、高科技及产业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其中,中国海洋大学将全面帮助海南筹建海洋类大学,为海南推进海洋强省建设补上人才“短板”发挥促进作用。

报道透露,“海南省将积极支持中国海洋大学以特色优势学科为基础,在海南建设海洋研究院,今年设立研究生分院并按计划招生。”

2016年10月,中国海大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签署了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书。2017年9月13日上午,两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启动仪式在三亚举行。南海网当时的报道提到,中国海大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基于两校在学科、地理环境等资源优势,确定设立中国海大三亚研究生院,在渔业工程、食品工程、环境工程三个专业上联合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初期采取“1+1+1”模式(即研究生一年级在中国海大学习基础理论课程,二年级在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习实践课程,三年级回到中国海大进行毕业论文创作)进行联合培养。

2019年4月16日,据中国海大新闻网“观海听涛”消息称,当天上午,海南省副省长王路在海口市召开专题会议,与中国海大校长于志刚一行就中国海大三亚海洋科教创新园区(即三亚海洋研究院)建设事宜进行座谈。双方围绕落实海南省、中国海大、三亚市三方共建战略合作协议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就三亚海洋研究院建设内容、建设用地、人才政策、过渡期建设运行等事项深入交换了意见。于志刚对海南省前期的支持表示感谢,介绍了三亚海洋研究院的主要建设内容、规划面积、功能布局、运行方案、人员编制、研究生专业安排和规模等情况。此外,于志刚一行当天还前往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城,听取崖州湾科技管理局关于科技城规划和建设情况的汇报,实地考察了三亚海洋研究院项目选址和正在建设中的其他项目。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网   编辑:Yu Yan

 

链接:http://www.ouc.edu.cn/2019/0712/c10639a253505/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