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成果 > 印度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改进方向

学术成果

印度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改进方向

2020-09-29 来源:    浏览量(

印度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改进方向

摘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印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印度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即研究生培养人数比例较小,教育机构培养能力不足、科研能力与实力缺乏、高校师资严重匮乏等,指出了印度研究生教育的改进方向,即应加强学历学位互认,重视集群大学建设,促进教学与科研对接,发挥“人口红利”潜能。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印度

作者简介:王小栋,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博士后,北京100081*王战军,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北京100081于妍,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科研助理,北京100081。;

印度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其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规模也已超越美国,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教育体系。这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进步的表征。但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使印度研究生教育呈现出培养规模小、教育质量低、科研能力不足等现象。因此,时任印度人力资源开发大臣的沙什·塔鲁尔(Shashi Tharoor)曾用“漂浮在平庸之海中的卓越之岛”来形容印度的高等教育。2014年,纳伦德拉·达摩达尔达斯·莫迪(Narendra Damodardas Modi)上台以后,将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作为“软实力”纳入印度的大国发展战略,重视人才培养对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期将印度建设成为一个“强大、自立、自信的印度”,并成为“全球领导大国”(A Leading Power)。随着这一愿景的提出,印度研究生教育也进入了新一轮改革期。

实际上,印度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造成了研究生教育的疲软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但印度政府已经意识到,研究生教育是凝聚高等教育智慧,推动社会创新发展,提升国家经济水平的智力支持和建设潜能。

需要强调的是,印度研究生的培养形式多样,除了硕士研究生(Post Graduate)、哲学硕士生(M.Phil.)1、博士研究生(PhD)以外,还有研究生文凭类(PG Diploma)、综合类(Integrated)等培养形式。但鉴于印度研究生的教育性质和规模,若无特殊说明,本研究将“研究生”一词范围仅限定为硕士研究生、哲学硕士生和博士生三种类型。

一、印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

印度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在该国政府应对外汇危机、解决财政紧缩,从而盘活市场资本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印度的国家教育重点转向了高等教育,而私立高等教育机构也开始承担起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同时,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发展,进一步加速了印度理工科研究生规模的增长。

1. 私立高校兴起扩大了研究生培养规模

印度私立高校的兴起,与印度面临的国家经费不足、入学竞争激烈、公立高校发展规模小等原因密不可分。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发展,印度的私立高校逐渐发展壮大,由最初的替代性衍生教育,逐渐转变为培养国家建设力量,并成为印度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的重要载体。

1991年,由于印度发生了严重的外汇危机,导致其经济政策和国家表现发生了决定性的转变。由于资金短缺,政府用于高等教育的财政经费出现了大幅下降。同时,由于公立高等教育发展规模有限,导致印度高等教育规模的难以为继,出现入学压力大、高层次人才少等问题,更出现了印度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性和竞争性不足,无法有效应对国际竞争等一系列问题。为此,自20世纪90年代起,印度政府向社会和市场放权,大力扶植私立高校的发展。

2001年之后,印度的高等教育规模大幅扩张,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增长近四倍,这为印度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提供了基础,也使得印度的高等教育走进了大众化发展时期。需要注意的是,印度高等教育整体规模的扩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非政府机构资助的私立高校的发展,仅2011–2012年度至2016–2017年度期间,印度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增加了6000多所,学生总人数增加了600万。截至2019年,印度私立高校占全国高校总量的77.8%(无资助私立院校占64.3%,有资助的私立院校占13.5%),公立院校数量占22.2%[6]7。因此,私立院校的大规模扩张,成为印度研究生教育扩张的发展助力和培养载体。

2. 高等教育受到重视,扩大了海外留学生规模

海外留学研究生人数的增加与印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关。2000年以后,印度的教育改革重点发生了转变,从基础教育过渡到了高等教育。而最明显的发展特征之一是,印度出国留学人员增多。从2000年到2009年,印度出国接受高等教育的留学生增加了256%,大部分集中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影响这一趋势最核心的两个原因是:(1)印度本国的研究生入学率低,学生更愿意出国接受研究生教育;(2)印度高等教育质量较差,研究生教育机构的培养能力不足。

与此同时,印度1992年推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印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不断提高。尽管国外留学的费用高于印度本国,但越来越多的家庭有能力负担海外留学的费用,这也是印度出国留学人数持续增长的原因之一[8]16。根据2016年的统计数据,约27万印度学生出国接受高等教育,约占印度高等教育总入学人数的1%,这一数字规模是2005–2006年度的两倍。而大多出国留学的印度学生都在攻读硕士研究生,其人数占印度研究生注册人数的7%[9]。

3. 高就业率保持了理工科研究生人数的增长

研究生教育是获得专门培训并提高就业能力的独特途径。无论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阶段,印度高等教育十分重视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科发展,这也体现在硕士生和博士生教育阶段的招生人数上。目前,工程、制药、商业和计算机应用已成为印度研究生教育的增长点。《2018年印度技能报告》(India Skills Report 2018)指出,工程和药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最高。而《2018–2019年度印度高等教育调查》(All India Survey on Higher Education2018–2019)的数据显示,理科专业的学生数量最多,工程与技术专业次之。同时,从印度出国留学生的专业选择来看,大部分学生倾向于选择STEM专业(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硕士课程。在美国,四分之三的印度硕士生就读于STEM专业。而从印度本国的博士生培养情况来看,56.5%的工程技术专业的硕士生毕业后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农科类专业次之,占52.9%;科学专业占19.4%;医学专业占15.5%;社会科学专业仅为6.1%[6]11。

实际上,印度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时,优先考虑科学和工程人才的培养。因此,印度政府用于研究生教育的经费支持也向高校的工程专业倾斜。在印度的“十二五”期间,印度政府大力支持工程教育和研究,改善这些学科基础设施建设,修订教材等,目的是到2022年使印度接受培训的劳动力达到5亿人。基于国家的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印度的理工类大学或技术类大学在发展中处于最有利的位置,最突出的成就之一是,这些大学也获得了较高的国际声望。例如,孟买大学(Mumbai University)和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的课程获得了世界认可。在2015年全球高校排名中,还有另外两所印度大学跻身200强:班加罗尔印度科学研究所(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in Bangalore)排名第147位,德里理工大学(Delhi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排名第179。

二、印度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印度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仅做到了量的积累,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并未有效解决印度高等教育出现的投入与产出、数量和质量之间的矛盾。重教学、轻科研的传统教育观,也进一步掣肘高等教育的发展,阻碍了印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导致印度研究生教育质量差、创新性不足等诸多问题。

1. 研究生培养人数比例较小

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的报告提到:“印度正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初级阶段……按照目前的增长率,到2022年,印度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将达到32%。”这一比例的提高很大原因是本科生人数的迅速扩张,但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育规模却较小。

根据全印度高等教育调查局(All India Survey on Higher Education,AISHE)的调查数据显示,2009–2010学年至2018–2019学年,印度的研究生入学人数在十年间增长了一倍多,注册人数增速最快的是博士生。1980–1981学年,印度博士生人数仅为26820人,到2011–2012学年,该人数就达到77798人。但印度研究生和本科生入学率差异较大,其原因与印度高等教育机构的培养能力有关。2018–2019学年AISHE的数据显示,约有3739.9万名学生在大学就读,其中,本科生占印度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79.76%(2982.9万人),硕士研究生人数仅占比10.81%(404.2万人),位居第二。而研究生文凭的人数占比0.60%(22.5万人)。此外,博士研究生人数占比0.45%(16.9万人),而在综合博士项目(Integrated Ph.D,“综合类”中的一部分)中,还有3880位在读博士生。哲学硕士人数最少,仅占0.08%(3.1万人)(见图1)。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教育规模较小,原因之一是高校培养能力不足。尽管印度的高等教育机构众多,但能够开设研究生课程(指硕士)的高校仅占34.9%,而能够开设博士生课程的高校仅占2.5%。

2. 教育机构培养能力不足

印度研究生教育规模较小与其教育机构的培养能力有很大关系。印度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印度大学和学院的数量增速较快导致的,但大多数学院只能开设研究生以下课程[6]1,具备硕士研究生培养能力和资质的院校不多。此外,在印度十二类高等教育机构中2,以邦政府主导的大学是印度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力量。具体来看,2018–2019学年,邦公立大学附属学院(State Public University Affiliated)的研究生培养人数最多,超过200万人,占49.6%。邦公立大学(State Public University)次之,人数超过90万人,占22.3%(见图2)。

尽管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兴起扩大了印度高等教育总人数,但由于缺乏教育实力和教育能力,印度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还无法推动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张[5],更无法成为印度研究生教育的支撑力量。最核心的原因是,快速膨胀的教育规模与有限的教育资源间的冲突。实际上,印度高等教育的扩张仅停留在了本科生层次,私立高校并没有为研究生教育发展做好师资培养、设施建设、课程配置等工作。同时,印度高校重教学、轻科研的传统观念,无法适应研究生教育为产业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新时代理念。尽管印度政府已经认识到了科研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但科研人才的梯队建设也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这也成为印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短板。

此外,印度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也使得不同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不平等现象越发严重。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招生数目前占高等教育入学人数的四分之三,它们通常比政府机构收取更高的费用。就工程技术专业而言,其费用高出近10倍。但是,由于就业环境好,回报率较高,印度的家庭更愿意为工程和技术专业买单。然而,高昂的学费也意味着只有一小部分人才能够负担得起私立高等教育的费用。除了工程类专业外,由于印度的就业环境不佳,私立教育机构的商业化教育模式在其他专业中难以推广,这进一步掣肘了印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3. 科研能力与实力缺乏

全球经济一体化引起了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也引起了印度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即成熟的研究人员、创新者和知识型工人。但是,印度的高等教育系统不具备应对这一挑战的培养潜力,也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因此,印度急于解决高等教育体系的问题,创建高质量的国际级、竞争性机构。

科学研究是大学的核心职能,也是研究生教育的延伸。在印度的传统观念中,科学研究不是学术的主要的功能,大多数科学研究都是在大学体系之外的独立研究机构中进行的。这使得高校中的教学与科学研究无法协同合作。同时,自2001年起,印度用于研发支出的经费比例一直在下降,恶化了高校的研究能力、科研产出及其影响力。此外,印度高校更重视教学而不是科学研究,教师大部分时间都专注于教学工作,即使是在印度的顶尖大学,也缺乏对硕士生和博士生的科研训练。同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印度的研究型学位占比很小,博士学位获得者在过去十年中的比例有所下降。因此,研究生们缺乏必要的科研经验或技能,毕业后,从事科研工作的硕博毕业生人数也极少,没有足够高质量的研究人员。

实际上,由于科学研究与教学分离,研究生们缺乏科学研究经验,抑制了印度高校的创新研究成果。从印度国内情况来看,在2011–2012学年至2017–2018学年期间,尽管印度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增加了60%以上。但是,2014—2018年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远低于2004—2008年和2009—2013年的学术论文数量。根据自然索引(Nature Index)网站2018—2019年度的国别数据,印度仅发表了1593篇文章,而美国发表了28086篇(排名第一),中国发表了17066篇(排名第二)。

4. 高校师资严重匮乏

高等教育师资短缺一直影响着印度研究生入学率和培养质量。印度的“十二五”规划中曾提出,“教师人数要从80万增加到160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无论是印度的中央机构、邦政府,还是私立机构,都必须通力合作,提高印度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能力,扩大其增量。

实际上,印度高校师资的缺乏源于研究生教育质量低,这也是印度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印度拉达克里希南委员会(Radhakrishnan Commission)曾建议,要扩大研究生培养的规模,提供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奖学金,提高教师的薪水来解决高等教育师资短缺的问题。然而,印度目前的学术机构仍然严重缺乏师资和研究资源,主要原因依旧是研究生培养规模的体量较小。以工程类的学院为例。目前,世界一流的印度理工学院(Indian Institutes of Technology)正大力发展博士学位课程,但在这类顶级的高校中,印度仍需要用十年的时间培养高层次人才(硕士及以上),才能解决高校师资短缺的问题。目前,印度理工学院各校区的师资职位空缺达2000个以上,相当于这些校区总教师职位的三分之一以上。

但是,印度政府相信,市场机制和制度机制的结合,将会吸引优秀的人才,促进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因此,采取了相应的吸引人才的战略措施,例如,吸引海归博士的“拉玛林加斯瓦尼再入职奖学金计划”(Ramalingaswani Re-entry Fellowship Programme)以及吸引科研类研究生的“JC Bose国家奖学金计划”,目的在于解决师资短缺、教育质量低、科研水平弱等问题。

三、印度研究生教育的改进方向

印度研究生教育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经严重影响到印度国家产业的建设与信息科技的发展,这也将掣肘印度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印度政府也意识到,庞大的人口基数是一把双刃剑,人才培养成效直接决定了印度未来的国运。因此,印度的研究生教育正在逐步向集约型转变,不仅重视国际研究生教育合作,更重视资源共享与产业对接等。

1. 加强学历学位互认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为了提升印度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印度政府发布了《2019教育政策草案》(Draft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2019,简称“2019草案”)。该草案中提到,印度将致力于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不仅认可了印度学生在国外获得的留学资格和毕业证书,并与多国开展学历学位资格互认,鼓励开展多样化的教育合作项目。

实际上,在留学及国际合作项目中,印度政府对留学生所获得的国外学历一直持保守态度,不承认国外大学的本科和研究生学历。例如,印度政府曾不承认英国大学一年制的硕士课程及其获得的证书。若印度学生在英国接受本科教育,那么该生将很难进入印度高校攻读硕士学位。同时,印度政府也不承认双学位项目。若印度学生选择了印度与英国大学开设的双学位合作项目,课业完成后,该生获得的学位将不被印度政府承认。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回国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课程。因此,印度学生前往国外留学,必须承担着回国就业的风险。为此,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曾遗憾地指出,“印度雇主正在错失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毕业生,而这些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也正在错过回国发展的机会。”[24]

面对全球激烈的科技竞争与本国薄弱的研究生教育质量,2019年草案中明确提出,“鼓励机构间的合作……与他国开展教育资格互认……允许大学开展双学位项目”。这已成为印度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大标志,也是印度政府接受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大转变。实际上,学历学位互认以及双学位项目,能够让学生在国内外的求学、就业之路无缝过渡。而留学生的海外迁徙也能够建立广泛的跨境联系,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但更为重要的是,印度政府希望以此来吸引来印的国际留学生,扩大印度的国际影响力。

2. 重视集群大学建设

集群大学(Cluster Universities)是印度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态,也是加强研究生教育、补足科研短板、推动产教研一体化发展的教育创新基地。与庞大的大学附属学院相比,集群大学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整合区域教育资源,拓展培养模式,实现校际资源共享,从而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2016年,印度查谟(Jammu)和克什米尔(Kashmir)政府率先构建集群大学,目的是为了提高该地区的学术与科研水平。同时,集群大学的出现也将提高校际间的资源共享,而最核心的是在研究生培养中,引入先进的就业密集型课程(Job-intensive Courses),促进学术多样化发展。这也预示着印度政府对国家产业发展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视。

从布局来看,集群大学独特的地域优势汇集并串联了地域间的资源。一个集群大学通常由几个学院组成,如查谟和斯利那加(Srinagar)的集群大学中,各有五所学院。各个学院能够集中资源和优势开展研究生教育,并设立有关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中心。同时,集群大学的课程也能够根据地方经济及其市场需要进行调整。如浦那(Pune)和班加罗尔(Bangalore)地方企业十分依赖高等教育机构对劳动力的培养,因此该地的集群大学课程设置也需要回应地方的人才需求。此外,地方公司和企业的成长,也推动了新兴领域与行业间的研发合作[26],进一步强化了集群大学与地方经济间的合作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政府正在努力扩大本国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总量,但对查谟和克什米尔的集群大学调查后发现,这两个集群中的研究生入学率不到4%,且没有博士学位课程。作为起步阶段的印度高校新模式,一些集群大学已经表态,要不断扩大研究生规模,提高印度高等教育的质量。这也将成为未来印度研究生教育与科研创新的重要基地。

3. 促进教学与科研对接

高密度的科研人员与一个国家的教育质量及其对产业和经济的贡献有着直接的关系。与科研大国相比,印度科研人员数量按比例仅为中国的18%,为美国的5%,韩国的3%。印度每百万居民中有216.2名研究人员,而中国为1200名,美国为4300名,韩国为7100名。

为了将印度发展为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印度政府正在拉近高校研究与教学之间的距离,培植以研究为中心的大学以及高等教育机构,培养高质量、科研能力强的研究生,以期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实际上,亚什帕尔委员会(Yashpal Committee)曾提出,让精英科研机构的研究人才,如印度科学教育与研究所(Indian Institutes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Research),印度科技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塔塔基础研究学院(Tata Institute of Fundamental Research),贾瓦哈拉尔·尼赫鲁高级科学研究中心(Jawaharlal Nehru Centre for Advanced Scientific Research)等,参与到高校的教学活动中,支持学生们开展研究工作。同时,加强专业领域的研究生教育,其教学课程必须保证研究生获得知识、技能、自信心和企业职能培训,以期能够为国家发展生产力做出贡献。除此以外,印度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研究机构的专业价值和作用,用其研究成果服务政治决策。

4. 发挥“人口红利”潜能

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对于实现印度“人口红利”的潜能至关重要。根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印度将成为未来十年内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与此同时,印度也将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据2017年的统计,印度人口年龄的中位数为27岁,18岁以下的人数占印度人口的三分之一,一半以上的人群处于适龄劳动阶段。2020年,印度劳动力将占世界劳动力的四分之一。2024年,印度高等教育适龄人口(Tertiary-aged Population)将超过1.19亿,而同期的中国、越南、韩国等国家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则会明显降低。对印度来说,这一部分适龄人口将很有可能成为未来印度研究生教育的对象。

在全球学生流动中,国际留学研究生的增长将受到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增长的推动,也将受到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的推动。印度将成为未来十年流动研究生增长最快的来源国之一。根据英国文化协会发布的《2024年的研究生流动性趋势》(Postgraduate Student Mobility Trends to 2024)报告强调:“对于目的地市场(留学国家)而言,(印度)可能是未来十年入境学生增长的真正来源国。”而印度研究生的最大目的国将依旧是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英国。同时,该报告作者扎伊纳布·马利克(Zainab Malik)对印度“人口红利”的潜能也进行了预测。他认为,到2024年,仅在美国,赴美留学的印度研究生人数将增长54%。

相比于那些被“老龄化”困扰的发达国家,“人口红利”是印度未来国家发展与产业建设的金色招牌。而英国文化协会的报告也充分说明了印度解决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提升人才水平的态度和决心。新一批的“红利”人才的成长,必将成为印度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力量。因此,有理由相信,印度的研究生教育将会在未来发生一系列集约型转变。这只是时间问题。

四、小结

作为全球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印度已经认识到21世纪教育的重要性,正在努力创建知识型社会。为此,印度政府确定了一系列优先发展事项,包括公立和私立教育机构的数字化建设,制造业基地的扩张,创建智慧城市等。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息化时代,全球对劳动力的要求已经有所改变,高水平、高层次、高技能的专业型人才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需求,这也成为现阶段印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最大挑战。目前,印度政府有意识地纠正区域和社会的发展失衡,提高高教机构的发展标准,以期达到国际卓越水平,并通过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使社会的需求与供给相匹配,建立一个以知识和创造力为基础的知识型社会。

印度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正走在量的积累的过程中,教育质量问题、科研问题、师资问题等也进一步说明了现阶段粗放型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式与印度教育强国的愿景不相适应。而高水平的产业需求与低质量的研究生培养水平,也造成了印度的失业状况高度集中在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人群中。据统计,拥有研究生学位的群体中,35%的人处于失业状态。而未受过教育的青年人中,仅6.2%的人处于失业状态。这一比例差使得印度政府要重新思考关于技能与学历之间的问题。因此,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提升师资力量、加强研究创新水平等集约型发展方式,是印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此外,印度政府也意识到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将面临的新挑战。印度的“十二五”规划中已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扩张使得越来越多被边缘化的学生有机会接近高等教育,接受研究生教育。这一进程的发生充分说明了印度政府正在为减少教育机会不平等而努力,也进一步衡量了印度社会文明与制度进步的程度。同时,为了面对此类学生的需求,也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水平人才的数量,印度政府明确表示,高校必须提高弱势学生群体的学习质量,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提高他们进入不同专业学习的机会,从而确保这些学生能够获得公平的就业机会,或获得高等院校的研究生学位。

 


链接: 政府部门 学会&协会组织 公共机构 评估机构 学术期刊 研究生网站